得与失  ¤ 今方


    雖然本人以爲自己不是塊開店作小生意的料,但生活所迫,還是開了。面對消費能力小、商店林立的堪培拉市場,實在是不知所措,不得已,經營的商品選擇了許多人都躍躍欲試、但終究認爲市場範圍太窄、抛棄不干的東西:中文書籍和音像。

    按常規,一般人在租下店前就準備好一切,租下店,三下五除二,馬上就開業——這樣當然會減少消費、增加營業額。而我,像只沒頭蒼蠅似的,東一頭、西一撞地、笨手笨腳地竟拖了兩個月才算把店開了張。一得、一失:得的是一份“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店(當然不知道能不能掙錢);失的是時間和錢。

    開店以來,從經濟方面來説,面對堪培拉清冷的華文市場,當然還是得的少,失的多。不過從長見識方面來説,就相反了。就拿最近發生的兩件小事來説吧,恰好又是一得一失。

    這幾天,我得了重感冒,鼻子流涕不止,兩耳長鳴,頭暈目眩,還有點發燒,慶幸的是,還沒到爬不起來的地步,當然堅持開店了。

    一天,有一個小伙子來店里買風水店在這里寄賣的龍泉寶刀。他雖然來過一次了,每次來這里都對這把刀愛不釋手,仍然和我討價還價,而且殺價殺得很厲害。我本不是個作生意的人,加上貨是風水店定的價,我只掙個傭金,讓了,自己不是少掙,就是不掙,很坦率把“底”交給了他。

    他聽後表現得很通情達理,隨即答應了风水店委托的最低價錢,還問我有沒有學舞刀的書出售。不巧,店里正好沒貨。我就介紹他買一盤敎學腰刀的VCD,而且還用店里的電腦給他放映。他很滿意地買了下來。

    記帳、收錢的時候,因爲感冒、頭暈,我糊里糊塗地少收了他十元錢。等那小伙子走出店,我用手揉揉頭上的幾個穴位——這是我的習慣,頭清醒了點,感覺到剛纔收的帳不對,出門去尋那小伙子,他已經走得無影無踪了。

    幾天過去了,小伙子沒有再來。——這是一失。我失的十元錢也不多,雖然心里彆扭了一會,但阿Q説得好:花錢買敎訓吧。其實那位小伙子失得更多,他失去了他的德。

    有人當然不同意我的觀點,認爲那個小伙子也許認爲,我是故意又“讓”價十元呢!

    今天,一位老婆婆來店里買VCD。這是她第二次光臨我的小店。她第一次來,也是買VCD和書。那次她給我留的印象很深,因爲她知道我在主編堪培拉唯一的一份華人報紙,而且這份報紙的所有編輯人員都在毫無報酬地干,她主動要捐獻十元給這份報紙。我看她的穿着打扮和舉止言行,估計不是個家庭很富裕的母親,所以婉言謝絶了。由於她堅持己見,我建議她多買點店里的書——實際上也是在支持這份報紙。她果眞多買了一、二十元的書。

    這天,她挑了一盤趙丹主演的VCD。在收錢的時候,因爲感冒尙未痊癒,有點頭疼,按收錢機還按錯了,又重按了一次。

    等她走了,我模模糊糊感覺,她少交了十元錢。鑒于前車之鑒,我趕忙去追她。

    一出店門,正巧看到她在另一家商店窗前看商品,於是上前説明原因。她回憶了一下,認爲交了錢。但仍然同我回到店里,翻出她的錢包查看。還説,她有一張十元的票子,現在沒有了——説明剛纔用它付的。而且説,她的錢都是折成四摺的。這時,我看到我的收錢機里恰巧有一張十元票子是有折成四摺的印迹,於是懷疑自己錯了,猶猶豫豫地連連説:“大概是我錯了,你不用再付了。”

    這位老婆婆很認眞,她問我,怎樣才能確定我是否收過她的十元錢。我吿訴她:只要結一下帳就能確定。於是,她堅持讓我結一下帳。我答應了,並立即動手。

    因爲店小、每天營業額不多,加上還得經常整理和撰寫稿件,所以各類現金都在一起放着。我不是天天結帳。要結一次現金帳,必須把上月的現金結餘,加上本月至這天的賣貨和廣吿費的現金收入,減去我付的一些貨款和存入銀行的數目,當然三、五分鐘內算不出來。

    沒等兩分鐘,老婆婆可能有事,有點等不及了。她説:“我就再交十元吧。如果你查出我剛纔沒交,這十元就是我付貨的錢;如果我交了,這十元就是我贊助你辦的報紙錢。”

    我聽了很不好意思。本來很可能是我的錯,怎么能讓她這樣呢。我倆推讓了半天,最後我還是勉強收下了她的十元。我讓她留下聯繫電話,她拒絶了,還説:“就是沒有這件事,我也想捐助一點錢給這份報紙——我和其他居住在堪培拉的華人都是這份報紙的收益者。我上次來時就表示了這個心意,只是你不收。”

    我很難爲情,等老婆婆走後,放下手里的所有事結現金帳。帳很快結出來了:這位老婆婆第一次的十元是付過了。

    面對這位老婆婆第二次留下的十元錢,我心里很難受。我相信,我的疏忽,給她的心里留下了陰影。而我,由於疏忽,更是內疚。

    十元錢是一個很小的數目,在堪培拉的生活水準中,一般人都不會很計較它。但是,它在這件事中所引起的得與失卻無法用語言去描述。

    我衷心希望這位老婆婆能再光顧我的小店,把這十元取回。這不是取回十元錢,這是原諒我的一時疏忽。

                 2000年9月5日草

 

你有什么评论或感想吗? 请发表==> editor@aucca.com


| 散文首页 | 下一篇 |


©Copyright: 中华文化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editor@auc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