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卡洛兰 

            ——我的异国同事 ¤ 李澍



    又看见她一个人推着儿子出来了,儿子的皮肤很白,头发虽然不像妈妈那么 淡,那么软,但也没有爸爸那么黑,那么硬,软软的贴在小小的脑袋上,一双比爸 爸大比妈妈小的眼睛浅浅的窝在眼窝里,像所有的混血儿一样;说不清他们长得像 谁。

    儿子坐在深蓝色的推车里瞪着眼睛,骨碌骨碌,看看我又转过头看看妈妈, “远远,这是SUE阿姨。”卡洛兰的中国话讲得还是那么好,让我感慨万分。远 远的眼睛定在我的脸上不动了,手中的“TWIST(一种澳州膨化小吃)”也不 舔了,算是问好,远远一岁,还不会说话。

    第一次见卡洛兰,是在卡洛兰和浩的家里,卡洛兰是我的同事安椎雅的好朋 友,知道朋友嫁了一个中国人,安椎雅非要我这个中国人也来参加她们的晚餐会不 可。

    正是橘子下来的季节,我没有带酒,像中国人一样带了一口袋时鲜水果橘子 去了。到了卡洛兰的家,来开门的是浩-一个细瘦端正的中国男孩。他和安椎雅拥 抱了一下,又用中文和我打了一个招呼,谢天谢地,他还会说中国话,没有像很多 上海青年一样,刚到澳州几天就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了。

    跟他进到屋里,桌子上已经摆好了丰盛的晚餐,谁说洋人不会吃,看这一桌 食物;色、香、味一应俱全,正中一大盘鸡肉与蘑菇土豆焖在一起香气四溢,旁边 一盘碧绿的四季豆与鲜红的辣椒丝拌在一起亮丽诱人,刚刚煎好的三文鱼粉嫩欲滴, 凯撒沙拉飘出的香气阵阵袭人,再远处是水果沙拉,鲜橙块,大草莓,猕猴桃,还 有一种我叫不出名字的水果,椭圆型,深红光滑的皮,切开来,里面是图案精美的 果肉。屋的角落放着一个大冰桶,桶里是冰,冰里埋着各种啤酒和饮料,应有尽有。

    我到处寻找着女主人,遍寻不见,我问男孩,男孩向身后飞快的挥了一下胳 膊,转身走了,身后一个我原以为是中年妇女的人仰起了头,这时我才看清她并不 是中年妇女,只不过身材胖了一些,穿的衣服老气了一些,男孩飞快的挥手之间和 女孩仰起的敦厚的面孔忽然给了我一种不祥的感觉。

    后来知道女孩的名字叫卡洛兰,父亲是被澳州人视为英雄的消防队员,她从 小随父母游走四方,于是养成了在一个地方待不住的习惯,高中毕业考完大学她没 有马上去上班,而是回到母亲的家乡-英国寻根,后来又以背囊客的形式在欧洲边 打工,边游历,过了两年。

    回到澳州后,她开始上大学,学的是美术史,可是只学了一年就又待不住了, 她听说中国有大量教英文的工作,就动了心,如果能在中国得到一个工作岂不是O NE STONE HIT TWO BIRDS(一粒石头打中两只鸟,一箭双 雕)即可以教书赚钱又可以旅游。 发了几个EMAIL去申请,最后终于在中国 一个江南小城的大学外语系得到了位置。

    在中国,貌不惊人的卡洛兰受到了过于热情的款待,这让她感到又舒服又不 舒服,她唯有尽心尽力的教书以报答这些中国人的热情。同时,她开朗、幽默、坦 诚、爽直的性格也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学生们包围着她,这使她感到得意,人谁 不愿意做一个POPULAR的人呢。她和他们一起去看电影,一起逛街,逛公园。 在电影院里看到葳文莉娇声娇气的跟盖保说着中国话,她强忍着才没有笑出声来。 跟女生们去购物,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衣服应有尽有,那些仿制的名牌以假乱真,只 是没有她能穿的,一件件简直像给洋娃娃做的,看着那些江南小女生在那里比来试 去,她奇怪她们怎么会有那么细小的身材。这里没有她能穿的衣服,就是暑假去上 海的时候都没有找到,她只好叫妈妈从澳州寄来,收到邮包打开来一看,大多还都 是MADE IN CHINA,好在包里还有一瓶VEGEMITE(澳州特产, 一种蔬菜做的酱)是正宗澳州货,她带着这瓶东西去食堂吃早餐,同学们问她这黑 糊糊的是什么?她说这是澳州人最喜欢的抹面包的酱,她把瓶子推过去让大家尝, 他们尝了尝,有的点点头说还不错,有的捂着嘴一脸尴尬,有的乾脆呲牙裂嘴说想 不通这东西黑糊糊的有什么好吃的?她说这比你们的炸臭豆腐不知要好吃多少。 .

    学生中有一个叫燕的女孩子对她最热情,几次邀请她到她上海的家里去。那 年暑假她去了,结果就在女孩家里遇见了浩。浩是女孩的哥哥,细高的个子,人比 妹妹还要漂亮,哥哥刚刚从上海外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英文说得很不错。卡洛兰一 眼就看上了这个男孩,卡洛兰喜欢漂亮的男孩,尤其是异族的漂亮男孩,她说过, 如果她交男朋友一定不会交白种人,因为他们再也引不起她的兴趣了。

    女孩将她请到家里后似乎完成了任务,不再伴在她身边了,她把她交给了哥 哥和妈妈。妈妈尤为热情,妈妈做了很多上海小吃给她,其中一种大馄饨她最为喜 欢,妈妈看她喜欢就一个劲的往她碗里添,还说这种食物和汉堡包,披扎饼实际上 是一样的东西,都是面和肉陷,只不过做法不一样罢了,这叫她一下子想起了一个 中国成语-“一去通巩”,男孩哈哈大笑起来,“不是‘一去通巩’,是异-曲- 同-工。”男孩一板一眼、字正腔圆的纠正她说,她也笑了起来,笑声中不觉得更 添了几分对男孩的喜爱。

    从那以后,卡洛兰就经常叫男孩跟她去旅游。周末,寒暑假,只要有空就跑 出去,一年下来两个人跑遍了大江南北,也最终跑到了一起。

    儿子交了洋人女朋友,妈妈高兴极了,弄堂里很多女孩都嫁给了外国人,就 连长得那么丑的小颖都嫁给了一个丹麦人,她的这一对学外语的漂亮儿女却一直没 有缘分,这让她十分不服气,她不只一次怂恿女儿去找机会接触外国人,谁知女儿 竟跟她说;要去你去!噎得她眼珠子差点掉了出来。可是女儿毕竟是女儿,自己没 找到总算给哥哥找来了一个,虽然这个女孩不漂亮到底是货真价实的“瓦”国“ 宁”, 她告诉儿子不要不识相,妹妹说了;学校里追卡洛兰的男生嘎多。

    儿子到底比女儿听话,顺着妈妈的意思,没敢怠慢这个“瓦”国“宁”。又 过了半年多,善解人意的浩竟让这个天马行空、只喜欢浪漫,不喜欢结婚的外国人 同意跟他结婚了。按浩的意思,婚礼上是要穿西服,披白纱的,可是卡洛兰一定要 穿红袍,戴凤冠,还要坐花轿。他们只好按卡洛兰的愿望敲锣打鼓,披红挂绿,在 邻里的睽睽众目中热闹了一场,只是浩无论如何不肯戴那顶后面有一条假辫子的瓜 皮帽。

    结了婚,卡洛兰在中国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丈夫和婆婆都催促她回国去。 她只好放弃了学校下一年度的合同带着浩回到澳州来了。

    到了澳州,浩才知道他的这个货真价实的洋老婆实际上身无分文,她回来是 要靠助学金为生的,但她还是像模像样的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她太知道上海 人的心理了,如果出了国还住在狭小的楼房里,那不是太令他们失望了。

    卡洛兰回学校继续学她的“美术史”,周末在咖啡馆打工,日子倒也过的去。 浩没有事情做,他在上海引以为骄傲的英语此时不但人人会说,而且说得都比他好, 他一下子无所适从。打工他是绝对不干的,在上海的时候妈妈就说了,你是有学问 的人,端盘子的事一定不要去做。

    圣诞将近,卡洛兰要带浩去见她的父母,这使浩有点紧张,他担心的问,他 们会不会不满意你跟我结婚,卡洛兰说:“这怎么会?!现在只有皇室还在干涉儿 女的婚姻,像那个倒霉的查里斯王子到现在还不能跟自己的心上人结婚,还害了戴 安娜,这种事情在我们国家绝对不会发生。还有你的母亲,把你管得像她养的一只 猫,实话告你,我最后终于决定回来,就是因为受不了你妈妈的管制,我的父母绝 对不会这样,放心吧。”

    卡洛兰的父母住在离坎堪培拉不远的一个中小城市,房子在一个山头上,很 有点气势。她的父母果然不过问他们的事,那情形似乎就是卡洛兰给他们拉回来一 头驴,他们都会抱住热烈亲吻一气的。可是除了热烈的亲吻拥抱和一张DJ百货公 司一千元的礼卷,他们没有给卡洛兰任何更实际的援助,如果是他自己的父母,浩 想,有那么殷实的家底,连房子都会给自己买下了。

    几个月过去了,浩遵循母亲的指示一直没有去做没学问的事,卡洛兰读书的 学校有中文系,在卡洛兰的关注下,终于给浩找到了几个小时教中文的事。浩也像 卡洛兰一样做起了异国教书的工作,只是浩远没有像卡洛兰在中国一样受到那么热 烈的欢迎,款待。一星期两、三个小时的课不过挣个饭钱和零花钱而已。

    几个星期下来,浩发现在澳州日语比汉语要吃香实惠得多,在这里日本人比 中国人少,没钱的日本人比没钱的中国人更是少上加少,因此,教日语的空缺要比 教中文的多,他立刻决定学日语。

    像很多上海人一样,浩是有语言天才的,一年下来加上自学,浩已经可以跳 到这个学校日语系的最高班了,他又可以像在上海一样以自己会一门外语而得意了。 他意气风发,春风得意,这一高兴不要紧,卡洛兰给了他一个足以令他晕厥的“惊 喜”--她怀孕了。

    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叫她赶快去打掉,她惊呆了,续而流下了眼泪,浩还是 第一次看见开心果卡洛兰流泪。他不知所措,又心烦意乱,他没有安慰卡洛兰,而 是烦不胜烦的扭头回自己的书房去了。

    此后他们就开始了“要”还是不“要”的冷战,浩坚决不要,他说他身无分 文,连自己都养不活,怎么能养孩子?卡洛兰说;从医生告诉她这个消息的那一刻, 她就是母亲了,无论是谁都不能将她肚子里的孩子杀死!

    就在这个时候,学校发下来每年一度去日本实习六个月的消息,去年浩没有 去,一来他刚刚开始学日语,二来这个项目虽然有日本政府发给澳州学生的补助, 但远远不够,学生自己还要贴进去不少钱才行,他没有钱。这次,浩毫不犹豫的报 了名。

    浩到日本去了,卡洛兰矢志不渝的等待着自己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

    再见到卡洛兰的时候,是她提着婴儿*来找安椎雅的时候,她像是变了一个 人,身材瘦得还剩了一半,说话温柔了许多,婴儿彻底改变了这个女人。我没有在 她面前提浩,事后安椎雅告诉我;浩去日本不久就和一个瑞士女孩好上了,现在大 概已经在瑞士了。

    卡洛兰带着孩子去上学,无怨无悔,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她的学业结束了。 不久她在新西兰某博物馆找到了工作,就带着孩子去了那里,据说从那以后她再也 不东奔西跑了。

    * 澳州人出门通常将六个月以下的婴儿放在一个特制的塑料筐里,这个筐可 以绑在汽车里,到达目的地就将筐拿下来提着。

你有什么评论或感想吗? 请发表==> editor@aucca.com


| 返回首页 | 散文 | 小说 | 诗词 | 随笔漫谈 | 回忆录 | 评论文学 | 原创艺术 |


©Copyright: 中华文化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editor@auc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