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亲情、爱情

        ——读周昕诗作有感 ¤ 夏雨


    流览<<中华文化协会>> 的网站,打开周昕的文集,那些迷人的风景照立即把我引到了一个诗歌的百花园地,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作为一个笔耕不止的业余作者,周昕写小说、散文,更写诗歌(词) ,尤以诗歌见长见多。他的诗作题材丰富广泛,形式多样,表现手法不拘一格。他对传统的格律诗有较深的造诣,韵律音节,平仄对仗掌握得娴熟,运用得体。然而,我更欣赏他对自由诗(白话诗) 驾驭自如的能力。他得心应手地将这种诗体形式运用到探讨人生、爱情、生离死别等重大、严肃的题材。他的每一首诗,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份真情、深情,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挚爱,从而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我是一个爱好诗歌的读者,却又是诗歌的门外汉,不懂写诗的平平仄仄,只是情不自禁,信手拈来几首略加剖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以求抛砖引玉。

风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题为“诗情画意坎培拉”的配画(照)格律诗词。这些诗词多始于描写自然景观,地方风情,进而抒发人生感慨。风格上诗画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词淡雅而不失思想之深刻,韵律严谨,琅琅上口。有的似一汪清澈见底的清泉,素洁、清润、一尘不染。有的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浓处深沉,淡处轻柔,恰到好处。

云伴荷香

我不得不叹服这种匠心独具,天衣无缝的诗与画的配合。你看那随着微风荡漾的湖面上,清翠欲滴的荷叶托着朵朵洁白、粉红、生机盎然的荷花,水底映照出飘浮在蔚蓝天空中的片片白云,空气里透着沁人心肺的花香。“出水芙蓉散芬芳,浮云暂驻伴清香”,短短两句的入神刻划,正是画面的真实写照。此画此诗,看一眼使人心旷神怡,读一读令人满嘴飘香。“人间景物都堪顾,独有钟情在此乡。” 看遍人间景色,阅尽人世沧桑的流云亦因留恋此乡而驻足,我们这些浪迹天涯的游子怎能不产生“钟情在此乡”的强烈共鸣?

清平乐

这首词的上半阙恰似一幅淡淡的素描。“天鹅戏水,杨柳飞青翠。小桥钟楼枫点缀,垂钓渔翁闲睡。” 这几句与配诗照片上的情景有惊人的吻合,而“戏”、“飞”二字更增添几分动感、生机与灵气。对渔翁的描绘,一个“闲”字,引出余韵无穷。“功名败辱无凭,繁华富贵难留。日月光辉常照,飘然几度春秋。” 在闲睡渔翁的眼里,早已视功名若云烟,富贵如流水,唯有日月长照,春秋轮回,自然界的生生息息,不断更新才是生命、生活的真谛。从渔翁的视角,表达的是作者自己的胸襟与情怀。

深秋(如梦令)

深秋,是令人怀旧伤感的季节。“湖畔枯枝残絮,满地落英堆聚。无处觅芳菲,梦醒情怀空叙。” 残枝、败絮、落叶,一派万木萧条、肃杀苍凉的秋日景象跃然纸上。这里曾经是芳草盈盈,繁花似景,生机盎然,如今那一切都无处寻觅了。繁华过后的凋落,恰似突兀的世态人情炎凉而鲜明地展现在眼前。这恍惚、惆怅的心绪又向谁人诉说呢?“归去,归去,迷路又遭风雨。” 万般无奈,只好落寞地往回走。恍恍惚惚中却找不到归途,偏偏又逢上那不期而遇的秋风秋雨。短短的六、七句,三十多个字,逐层展开推进,将景、人、情都刻划得淋漓尽致,最终把诗中人那种惆怅落寞,孤独无奈的心态推到了极致。

亲情

    父母之爱是天下最博大的爱。那血脉相承,血肉相连的父母子女之亲情,乃是天下最淳厚,最无私的感情,是永远值得讴歌的。

花情心语

与许许多多咏花诗不同的是,在这首诗中,作者由对花的感受而引发出对新生命的感怀与咏叹。通篇充溢着人之亲情、真情。其取材上独具慧 眼,构思上别具匠心,表明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感觉力。

    “自从这个世界有了你的到来,我就有了满心的喜悦;每个生命中有你的短暂,都成了我恒久的留恋。尽管你已拥有无数的殷勤,不再依赖那真情的关爱;总是要在你迷失人海的刹那,才又感受那永远为你的存在而孕育的奔放。” 不同于那些应时的赏花者,或在花节上一过的游人,“我”应该是一个花的养育者,不仅仅欣赏花盛开期间的短暂美好,更是从花的孕育之初,到生长、成熟的全过程都充满着期待、关爱、欣喜,留恋,思念,惆怅,等待和祝愿等复杂的情感。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一个新生命,从孕育之初,到其出生、长大、成人,那种“满心的喜悦”,“恒久的留恋”,“真情的关爱”,和“那永远为了你的存在而孕育的奔放”,难道不正是普天下父母心的真实写照吗?

    “自从这个世界有了你的存在,我就有了满心的思念;每个生命中没你的惆怅,都成为我彷徨的等待。明知你已经有太多的围绕,无暇在意那遥远的祝愿;仍然盼望你在倦游人生的时候,再次惜取那总是为了你的到来而开放的灿烂。”自古云:“儿行千里母担忧”。勿容置疑,即使孩子长大、独立、远离了,父母亲仍然是怀着“满心的思念”和“遥远的祝愿”。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浪迹天涯的游子,谁不曾体会到父母亲那年复一年的“彷徨的等待”,以及游子归来时的“那总是为了你的到来而开放的灿烂”呢?

整首诗读来真切、深情。韵律节奏和谐,表现出一种音乐的美感。两段之间各句句式和用词一一对应,结构上似有一种建筑美。

三柱心香

在母亲远去天国的时候,作者用深沉凝重的笔触悼念母亲。人的一生中,不管是长守在母亲身边的儿女,还是漂泊天涯的游子,都有着对母亲的天然的依恋,永远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谁都不会忘记,我们年幼时是如何在物质和精神上依靠和依恋母亲的。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们与母亲的心理上的联系也并不因为自己长大成人,远离家乡,为人父母,或步入中年而减弱,反而增强。

    “我从来没有真正忧愁过,你走了,总会再回来。依然满心慈爱,和蔼安祥。”

    “我从来没有真正饥寒过,你走了,总会再回来。安祥填饱了我的饥肠;和蔼温暖了我的心房。”

    “我从来没有真正悲伤过,你走了,总会再回来。你的慈爱是我生命的坚强。”

作者在前三段反复地强调“你走了,总会再回来”这个几十年来在儿女心目中不争的事实和不拔的信念,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信赖和信仰。母亲的慈爱、和蔼、安祥始终是儿女精神的支柱和生命的坚强,是抵御忧愁、饥寒和悲伤的根本力量。这里并不拘泥于叙述母亲为“我”做了什么,而是完全从“我”的感受出发,形似抽象,传给读者的信息却真真切切,可感可触,从而引起心灵的感应。

    “我从来没有认真地问过,你走了,能不能再回来?因为我始终明白,你去的地方,慈爱与我同在,海角天涯,万水千山。”

    “我从来没有认真地想过,你走了,去了哪里?因为我始终明白,你去的地方,只有和蔼安祥;没有忧愁,饥寒和悲伤。”

    四、五两段进而发出“你走了,能不能再回来?” 和“去了哪里?”的疑问,虽然“我”从来不曾这样认真地问过和想过。因为在过去的岁月里,象征着母爱的慈爱,和蔼与安祥,始终与母亲共存,与我同在,从不因地理位置的遥远而隔断或减弱。

    “我终于万般无奈,认真地承受,母亲啊,你走了,不再回来。去了你必须去的地方,氤氲缭绕,般若涅磐,带着我的三柱心香。” 终有一天,“我”不得不沉痛地接受“母亲走了,不再回来”的事实。母亲去了她必去的天国,那是她灵魂的归宿,儿女只能承受悲痛,献上最深厚、最美好的祝愿。

    全诗六段,前五段围绕“你”的慈爱、和蔼、安祥逐渐展开,层层推进,不言“母亲”,所指却非母亲、母爱莫属。直到最后一段,一声深沉的呼唤“母亲啊”,把对母亲的情感,失母的悲痛渲泻得淋漓尽致,亦将读者的情绪引入高潮。

爱情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旋律。也许这些诗所表现的爱情并非如火如荼,没能结成正果。然而,那种纯洁真挚,刻在心底的爱,不管是深藏不露的相思,还是无可奈何而结束的,或是被天灾人祸扼杀的恋情,不论多么短暂,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可歌可泣,无价而永恒的。真正的爱是美好与痛苦的交织,是铭心刻骨,永难忘怀的,发而为诗,或美艳,或凄丽,或忧伤。

醒来仍在梦中

这一首似乎描绘一段少年时的恋情。那该是皎洁如月,纯净如水,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一段少年情愫,常常在脑中闪现,在梦里出没。

    “昨夜见你林中过,人儿影儿依旧。松子落,柳絮黄花红裙飘,软鞋痕浅,柔步轻笑,伤踏连绵绿茵草。”好一幅恬静优雅,美不胜收的少女倩影!这里用自然淡雅的笔调,生动入微的描绘胜似用浓墨重彩抒写相思之苦。

    “人影渺,朦胧月色随风消。欲尽声唤,却徒然叹,醒来仍在梦中找。梦已惘然,醒时何必再为惆怅恼?”当人影渐行渐远,随月色消去时,诗中人欲留住梦中的美好时刻,醒来却知道只是徒然。人生往事如梦,而欲回梦中追寻往事,却又飘渺难及。然而,又何必沉溺于梦中的惆怅呢,应该潇洒的往前走。

    这首诗中的一些动词,如(林中)“过”,(松子)“落”,(红裙)“飘”,(尽声)“唤”,(徒然)“叹”等等,都用得很传神。作者在写景写人时善于以动带静,动静交融,情景交融,使画面充满活力与魅力。这种技巧在这首小诗中足见一斑。

更好的理由

生活里有很多偶然,很多无奈。人生中常有因偶然的机会,邂逅相遇,萍水相逢而产生的情感,然而却无缘续下去,只好无奈地分手。“多情自古伤别离”,诗中人想挽留一个人,留住一段情,感情纯真而感人。这种情感经历是永远不变质、不变色的美好而忧伤的回忆。

其实,爱,是没有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的。爱就是最好的理由。所以,用“我不想让你走”为题直接抒怀,或许更为贴切。

    “其实我不想让你走,可是找不出更好的理由,只好故作潇洒地挥挥手,挥不去的往事在心里浮游。”不管是什么缘故,与深恋的“你”离别,心情一定是悲苦而无奈的。意欲挽留却不能,只好故作潇洒地挥别。同时,“往事在心里浮游”,从而承上启下,引出下一段的追忆往事。

    “清清的河水潺潺地流,浅浅的沙滩印着你的温柔;淡淡的白云悠悠地游,微微的和风散着你的笑容。”这里进而缅怀往事,用淡雅的词句描绘出一幅很纯很美,很有灵气的画面。河水、沙滩、白云、微风陪伴着,衬托着“你”的温柔和笑容。应用一联串的叠声形容词和副词使画面鲜活而增添了动态美。

    “只要你愿意回头,我就会把你挽留。可是你一直朝前走,我也不能在往事里逗留。”

    “匆匆的列车急急地走,浓浓的烟雾漫了我的眉头;长长的轨道远远地延,隆隆的车声搅着我的离愁。”这里再一次加强“我”欲挽留,你却无意回头的无奈局面。因为“我也不能在往事里逗留”,转而描述送行现场的“我”。用“匆匆的列车”,“浓浓的烟雾”,“长长的轨道” 和“隆隆的车声”从各 个角度,不同层面表达和渲染了“我”的离愁。第四段的“我”与第二段的“你”遥相呼应,逐句间巧妙的对应。

    “我真的不想让你走,可是不见你回头,任凭那无心的河水空自漂流,失落的白云荡荡悠悠。” 最后两句情景兼顾,韵味深长,与第二段的“清清的河水潺潺地流”,“淡淡的白云悠悠地游”的愉悦气氛形成反衬。“无心的河水”,“失落的白云”表达出送行人难言的离愁别绪和惆怅失落,潇洒之中更带着悲伤。

    整首诗非常讲究句间的对应和段落间的对应,段落间的衔接自然流畅。一、三、五段层层相呼应并加强,诉说“我不想让你走”的心情。二、四两段叠声词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排比地出现在每一行中,用得美妙而贴切。所描绘的画面栩栩如生,读起来琅琅上口,产生视觉与听觉的自然交融,别有一番美的享受。整体上行文巧妙,诗行章节整齐,节奏韵律和谐,选词用字恰到好处。

纸鹤

这一首叙述一个哀婉凄丽的爱情故事,叙事抒怀,情深意挚,真切感人,读之令人泫然。

    “原本是一张张没有感情的彩色纸片 无尽的相思使他把全心的爱恋 灌注在双手里 折叠出一只只纸鹤的祝愿  他说 我做的礼物 祝你生日快乐 愿你长命百岁 他的真情 她的欣慰” 纸鹤传情,他用纸鹤来表达他的相思,爱恋,真情和祝愿。传说中的只只纸鹤能使心与心相会。

    “原本是那么完美的两情相悦 致命的绝症却要她了结一切 只好用眼泪 设计一个伤痛的诀别  她说 她将远赴巴黎深造 不要再来烦恼 她的心摧 他的心碎” 在无情的灾难将要毁灭她的一切 -- 生命和爱情时,为了无私忘我的爱,她只好含泪苦心设计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来了断他的深情:她要去巴黎留学,前程无量,她和他只能分道扬镳。她的“无情”使他的感情和自尊都受到深深的伤害。

    “一个细雨丝丝的下午 他看见了她的父母 合撑着一把凄寒的伞  走着一条沉重的路 在新车里他想炫耀他的成就  让他们知道他已不必打伞 跟着她的父母却跟到了坟场”

    “退了色彩的纸鹤伴着她的照片  他们说  她没去巴黎  只因得了癌  才摧心要你远离  照片里的她微笑嫣然  呆立灵前的他热泪盈眶  她的安息  他的怀念” 他在失恋的重创之下奋发努力,改变了现状。本想以炫耀他的成就而报复她的无情,然而,当真相大白,她已人去身寒时,他才了解她的真情、无私与苦心。他为她的真情而深深感动,满心自责,一腔悲痛。

    “安息是纸鹤中的情义  怀念是此生的抱憾  今世的悲怆” 纸鹤,原本是为了生的祝愿,不想却成了死的陪伴。死者可以安息,生者却将终身悲痛、抱撼和怀念。整首诗将伤逝的情绪描写得凄清而美丽,抒发得淋漓尽致。

    悲剧将人生最美好而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然而,在这里,生命毁灭了,爱情却不朽。这种无私无欲,淡泊忧伤的爱将永存在人们的心头。

美好的错失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论述哲理的诗,因其手法新颖,寓意深刻而引起我的兴趣。标题就是诗的主题,作者以表达内心的迷惘,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读者一起探讨人生,揭示事物发生、发展中所蕴涵的哲理。论理与抒情并用,富于新意。

    “有开始就有结束 如此简单的真理 我却总是在真理中迷失 早已开始了才去寻找 已经结束了还在留恋”

    “风送清香的时候  才知道花儿早已开过  错失了花开刹那的美好”

    “为什么人生不能象看戏  在我知道的时候开始  在我想走的时候结束”

    “有开始就有结束”,好比自然界的花开花落。因而要把握住时机,抓住和享受那瞬间即失的美好时刻。然而,世上许多事物却又是把握不了,挽留不住的,因而生活中总有无数的遗憾与无奈。

    “有相逢就有别离  再合理不过的逻辑  我却总是被逻辑搅惑 相逢已久才懂得珍惜  别离之后才想要留住”

    “背影消失的时候  才觉悟真情把握不住  空思念相知瞬间的欣喜”

    “为什么人生不能象花儿再开  重新来过  不能把相逢重复  知心留住  没有别离”

    又好比人世间的聚合离散,“有相逢就有别离”,再好的宴席也有散的时候。要试图在相逢的一刻把握住真情。然而,“把相逢重复,知心留住,没有别离”的理想状态可能达到吗?

    “或许新的相逢里根本找不到知心  花儿再开也不会再有同样美好的感触  于是今生的永别  期盼着来世再相逢  相知和长相聚  可是来世的开始  又如何衔接今生的结束”

    春去复春归,日落复日出。花儿可能会再开,人生可能再相逢。宇宙人生诸多事物中,确有永恒回归的一 面。然而,即使回归也不是简单的重复与重现,只 是一种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的渐变。时序转换,去年不再,景色似乎依旧,人事心境却不同,失去的恐怕永远失去了,错失的美好难以追回和弥补。哪怕“来生再相逢,相知长相聚”的愿望成真,其感受能与今生相同吗?“来世”与“今生”将如何衔接?因时间、空间造成的隔膜如何消除?

    然而,世上的事物,也唯有那些瞬间即失,难以把握的美好,才更显其珍贵。那么,让瞬间的美好永驻在我们心里,将一刻变为永恒。


| 返回首页 | 散文 | 小说 | 诗词 | 随笔漫谈 | 回忆录 | 评论文学 | 原创艺术 |


©Copyright: 中华文化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