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声音”的回声
¤
金香玉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29日,星期二)第五版─华侨华人“声音”栏目中有
这样一段“声音”,原文如下:
--近日,在日本学生教育机构举办的“日本与教育机关教员和高等教育机关留学生
教育担当者研究会”上,日本明海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科宫崎礼二教授指出,日本大
学院的许多中国留学生存在研究课题不明,基础知识不足的现象。此外,中国留学
生在入学后选择研究方向时,也多选择和中国相关的课题,这让许多教授发出了困
惑的感叹。
身为一名曾在欧洲和澳洲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我为贵报刊登这样的“声音”而疑惑。
首先,设定宫崎教授所言属实,即日本大学院确有许多中国留学生基础知识不足。 谁该为这种现象负责呢?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多少国家的高等教育市场觊觎着中国 的留学生,选择和录取学生的标准掌握在校方,为什么日本大学收录那么多基础知识 不足的中国学生呢?答案显而易见。况且,录取基础知识不足的学生所酿造的苦水绝 大部分得由这样的学生自己品尝,学生自己才是最大的受害者。要知道,一个基础知 识不足的学生要达到和基础知识雄厚的同学同样的毕业标准,付出的努力(包括财力) 要超过旁人多少!当然,如果学校里充斥着基础知识不足的留学生,学校的声誉和 远景一定不容乐观。
再有,研究课题不明,是没有学术和其他研究经验,特别是初涉学术研究的在校学 生在开始一项研究功课早期所面临的较为普遍的现像,(除了部分来自西方国家学 生,他们在中小学教育中了解和运用过些许研究方法),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学里研究 学生都配有研究导师的道理所在。如果这个现像一直持续,久而不决,便成了问题。 到那个时候,要打上问号的应该不仅仅只学生本人了。
这两条“声音”发出在他们有关留学生高等教育的研究会上,倒也算切题。因为这 些“声音”正是日本教育机关教员和高等教育机关留学生教育担当者所应该听到的, 对他们来讲正可谓是“逆耳忠言”。至于最后那条对于中国留学生多选择和中国相 关的课题的“感叹声”,就不知是叹给谁听的了。
中国留学生在入学后选择研究方向时,多选择和中国相关的课题,这实在是太正常 不过的事情了。为什么呢,一部分中国留学生因为自己的中国背景而选择中国相关 的课题:他们在自己的经历中发现了想研究透、弄明白的学术问题,于是顺理成章把 它们当作自己的研究课题;一部分人因为自己的中文优势而决定作中国的课题:他们 将在查阅资料和收集数据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中文优势从而避免做他国课题搞调研时 所面临的困难和语言劣势;一部分中国留学生因为自己的兴趣总与自己的国家相连 从而选做和中国相关的研究:人们常常在自己较为熟悉的地方更容易谈得上和找得 到兴趣所在一些;还有一部分中国学人是因为抱负和使命感而立志做中国相关的课 题:很多研究领域由西方学者所主宰这是当今一个不争的实事,即便是在现在的 “中国热”潮中,也多是西方学者带着西方人的‘眼镜’在看中国人、议中国事。 身为中国学者,要将 自己新掌握的研究方法,带着中国人自己的‘眼镜’看自己, 把中国人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来,贡献学术界,这难道不具意义?况且,有些研究点 只对中国人意义重大,而外国人不感兴趣,这样的研究只能靠中国学者去从事。中 国留学生无论基于以上哪一点选择和中国相关的课题,都是非常自然和合乎逻辑的。
再者,不管是在欧洲、美洲,或在澳洲的大学,在选择研究方向时,日本学生选和 日本相关的课题,瑞典学生选和瑞典相关的课题,荷兰学生选和荷兰相关的课题,泰 国学生选和泰国相关的课题,等等,不仅是随处可见,而是相当普遍,就像各国人爱 吃自己国家传统饭一样自然。相反,如果中国留学生跑到日本大学,个个全都研究起 日本来;俄罗斯学生跑到德国,大多都去研究和德国相关的课题,恐怕困惑的就不仅 仅是哪国人和哪国大学的教授了。 更不用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大量西方人,别国人还正做着和中国相关的课题呢, 这也没有引发国际学术界一声“困惑的感叹”。
居然日本大学的“许多教授”对中国留学生自然的选题行为发出“困惑的感叹”, 并且还是在官方的研究会上。这难免不让人对日本教授的见识和那样的环境产生联 想和怀疑。
我很理解和欣赏贵报开辟华侨华人“声音”栏目的意义,华人华侨,留学生及所有 读者确实需要有面镜子能照照自己和身边的人,有善意的“声音”来时刻提醒自己, 哪怕它有时不中听。但就事论事,我认为这段“声音”收录于此不是很合适。因为 虽为“声音”,前两条的聆听对象分明不该是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或其他中国读者。 而后一条的质量只能算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街头巷议”或“闲言碎语”,到不了 “声音”的档次。说重点,这段“闲话”里含有歧视和诋毁中国留学生的意味,更不 应该出现在我们心中眼里这张神圣的报纸严肃的栏目上。它们可能误导中国读者。
欢迎批评。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
堪培拉
| 返回首页 | 散文 | 小说 | 诗词 | 随笔漫谈 | 回忆录 | 评论文学 | 原创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