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一个生命的逝去  ¤ 生琴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会亲眼目睹一个生命渐渐地、渐渐地衰竭,慢慢地、慢慢地 逝去,我感到这是多么的悲哀,痛心和无奈。

     她是我一个同学、好友的母亲,也是我爱婿和爱女的外婆,一个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了八十五年的老人。

     我对她最初的印象是在我二十岁(1968年)与她大女儿一起上山下乡到秦岭山区期 间。那时生活虽苦一点,我们过年回西安的家,总要带一点山里的特产核桃之类的 送给老人,她那时还不到50岁,是一位有着炯炯目光、非常干练、勤于理家、极其善 良的母亲。

     由于我与她女儿一起在山村插队劳动,感情甚笃,她给女儿做衣服,也不忘给我做 一件,至今我还记得她送我的一件白底兰格的小衬衣是多么的让我开心。我的父亲 是在我下乡一年我21岁时病逝的,在那个时侯,一件小衬衣无疑是一份温馨的关爱, 我很是感动。

     她一生有过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女们个个都很优秀,这是她的骄傲,也是她的 安慰。但是,她一生又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沧桑,尤其是她那知识渊博身为大学教授 的丈夫于1957年错划为右派之后又在文革中遭受冲击,精神上的重创使她的丈夫患上 老年痴呆,多年的病榻,她一直不离不弃,直到丈夫入土为安。次子正当青春年华, 猝然车祸而亡,她忍痛负重,以惊人的毅力挺了过来。

     她一直有一个坚定的生活信念:“人活着就要达观一点,想开一点,这样生活才会 充满希望。”也许是她的经历和我母亲的经历相似,加之她和我母亲的性格和为人 也极其相同,所以这位老人鲜活的形象一直让我铭刻在心。

     2003年9月在她83岁时发现了晚期肠癌,医生讲只能存活2个月。儿女们痛断肝肠, 为老人寻医问药,轮流守护在病榻前。

     此时的我,闻听此事,隔三岔五地去看望老人,看到她一脸的憔悴,我就心痛,总 是设法去安慰她,看到她脸上露出一点笑容,才觉得自己尽了一点心意;出得门去, 心里沉沉的,一种莫名的悲哀久久挥之不去。

     每每去看她,我都竭力掩饰自己的沉重。几天不去,心中总是牵挂。每当看到我, 她就会有微笑流露;尤其与她聊天时,她会显得精神稍好一点,每当我离去时她都 要说声:谢谢、谢谢。从她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她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渴望, 对儿女的眷恋。恰恰是这一点,让我的心为之震撼:生命在病魔面前显得多么的脆 弱!

     我就是这样,目睹着一位我非常敬重的老人渐渐地消瘦、慢慢地衰竭,直至2005年 4月22日晚6时在儿女的陪伴下瞌然长逝。

     人的一生能有母爱的伴随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老人的关爱、老人的唠叨,似乎 还在我耳畔响起,她用自己生命的烛光温暖了家人和子孙,燃烧到自己的最后一息。

     大千世界,每天都会有诞生和逝去;虽说这是人类得以发展和延续的最基本的规律, 但我还是想说: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与蓝天白云一 起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该是多么的美好!

    注:我以无限敬重和怀念之心情写于2005年4月29日


| 返回首页 | 散文 | 小说 | 诗词 | 随笔漫谈 | 回忆录 | 评论文学 | 原创艺术 |


©Copyright: 中华文化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editor@auc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