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後”“博士皇”及“博士帝”
──堪培拉夜話之二
¤
喬雨
現在國內什麼都時興“炒”﹐如“炒股票”﹐“炒地皮”﹐“炒房子”﹐
“新聞炒作”等等。最近回國一趟﹐我發現“博士”這個學銜在中國也被“炒”起
來了﹐而且炒得離奇﹐炒得邪乎﹐炒得變形了。
現在國內學界如同商界﹐同行見面﹐其禮節和商人間的禮節沒有兩樣。
當然﹐交換名片是必不可少的。大陸學人的名片大多印得很精製﹐名片上的帽子有
的要用框子裝﹐有的要用卡車運載﹔頭銜也很 funny
(有趣〕, 某某“博士後”﹐更有甚者﹐某某“第 2 站出站博士後”﹐某某“第
3 站出站博士後”等等﹐搞得我喬某某一頭霧水。
我納悶﹐“博士後”並非一級學位﹐而是博士畢業後的一段工作實踐經
歷﹐在國外或國際交往中﹐有過博士後經歷的人鮮有自稱或被稱為博士後的。國內
學人在名片上標示做博士後的時間就更可笑了﹐這和學徒工在“工人”的頭銜上標
明自己當了幾年學徒又有什麼兩樣﹖我百思不得其解。
博士後是什麼﹖我手頭的簡明英文牛津詞典的解釋是“博士畢業後從事
的有關研究”。我查詢了隸屬於美國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的科學、工程和公共政
策委員會 2000
年 9 月發表的一份題為“博士後學者、導師、機構、資助組織和學科團體指南”的
報告﹐發現該報告對博士後做瞭如下的定義﹕
博士後的經歷應當視為一種實習﹐其目的只在提高博士后人員的職業生
涯中所具備的科學、技術和其它技能﹔
博士後應該得到相應補助和物質利益﹐其研究的貢獻應該得到承認﹔
為確保博士後的任命對各方都有益處﹐各方都必須對博士後職務的目標
和性質有清楚和共同的認知。
可見﹐博士後不是一級學位﹐而是博士畢業以後﹐在獨立從事研究項目
以前的一項學徒式的實習﹐是一個過渡性質的崗位。既然是學徒﹐那麼自然只能享
受學徒的工資。在美國﹐博士後的工資取決于學徒時間的長短,一般介于2-4萬美元
之間。據說﹐在美國博士後的年限沒有規定﹐博士後作了10年以上的也大有人在。
但是﹐當了十多年的“學徒”還沒有出師﹐儘管有許多客觀上的原因﹐但說出來可
能有點不好意思﹐寫在名片上說自己是“第N站出站博士後”更不可思議。
像學生選擇職業一樣﹐有的博士畢業後選擇繼續做研究﹐那麼做博士後
是比較好的選擇﹔有的選擇去了實業或政策部門﹐如企業金融及政府部門從事實際
操作﹐這些博士們根本沒有必要再去當從事某一特殊領域研究的實習生﹐因為他們
本身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實習。
回顧歷史﹐博士後在中國的出現和發展是和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博
士聯繫在一起的。1983年3月和1984年5月﹐李政道兩次給中國中央領導人寫信﹐建
議在中國設立博士後流動站﹐實行博士後制度。李政道在信中說﹐青年博士必須在
學術活躍的環境裡再經幾年工作鍛煉﹐才能逐漸成熟﹐因此﹐中國應該在一些高等
學校和研究機構中設置一些特殊職位﹐挑選一些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員在這裡從事一
段博士後研究﹐以拓寬知識面﹐進一步培養獨立工作能力﹐使之成為具有較高水平
的專業人才。1984年5月﹐鄧小平接見李政道時﹐對李的建議表示讚賞﹐並告之中國
將採納他的建議。
李政道當時的建議是和現在美國科學院的報告的第一款是相符合的﹐中
國官方的認識似乎也沒有偏差﹐那麼﹐是什麼造成社會認識上的誤區呢﹖
我的疑惑在我回鄉探親後才逐步解開。見到當年中學教我的嚴老師﹐寒
暄幾句後他便問我在國外是不是拿到了博士後﹐待我解釋在國外“博士後”到底是
怎麼一回事後﹐他仍半信半疑。在以後的幾天和親戚和朋友的閑聊中﹐我對中國的
“拜博士後教”之迷逐步有了答案。
原來﹐國內一般老百姓對“博士後”的認識和學界是不一樣的。一般老
百姓誤以為“博士後”的“後”﹐是“皇后”的“后”﹐而不是“先後”的“後”﹐
如“影后”“影帝”等。澳洲歌星凱麗.•米洛﹐中國報界稱之為“性感天后”。按
一般人的理解﹐“博士後”應該是比“博士”更高一級的學位﹐好比說﹐“博士”
是影星﹐“博士後”則更高一級﹐是“影后”。
事情還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我發現其中還涉及到博士後們的物
質利益。打開當天某一中央級的大報的招聘廣告一欄﹐發現博士後的工資﹐科研經
費﹐住房和福利待遇是和教授的待遇相同﹐而博士呢﹐則享受副教授的待遇。
原來如此﹗我頓時大徹大悟﹐十幾年來﹐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
物質利益集團﹗這個物質利益集團是排他性的﹐凌駕于博士之上的既得利益集團。
“博士後”們對博士後到底是什麼東西心知肚明﹐只是心照不宣罷了。這好像當朋
友邀請你去卡拉OK﹐本來你的頭髮也不錯﹐但你還嫌它不濃密﹐不光亮﹐於是你帶
上了一套假髮﹐不知情的靚麗小姐見到了你﹐就恭維你﹕“先生﹐你的頭髮好漂亮
好漂亮喲﹗”﹐你的反映不外乎是﹕說這是假髮﹐別把它當真﹔當場揭開假髮﹐露
出你的真面目來﹔嘿嘿一笑﹐默認了。中國的博士後們大都選擇了嘿嘿一笑。
在這種文化的氛圍中﹐博士後流動站的建設是從中央到地方遍地開花﹐
16年來建了1203 個。不但大學科研機構建﹐廠礦﹐農場﹐銀行﹐股票交易中心也建﹐
內陸沿海大城市建﹐邊疆省份也不不甘示弱﹐迎頭趕上﹔各級領導親自掛帥﹐今天
為張家流動站開張剪綵﹐明天為李家流動站授牌﹐其熱鬧氣氛不亞于當年王小二開
哈蟆店
。據報載﹐福建晉江市(也就是80年代賣假藥的那個晉江縣〕率先在全國建起了第
一個縣級博士後流動站。天啊﹐下一步不就輪到鄉里﹐村裡建了嗎﹖當然﹐鄉村建
博士後站沒有什麼不好﹐它至少表示中國科技文化發展程度高﹐“碩士多于狗﹐博
士滿街走”是文明的進步的標誌。但是﹐我的同志哥啊﹐中國目前的現實是﹐農村
兒童失學問題還沒有全部解決好﹐不少地方對9 年義務教育還在打折扣呢。
博士後們既然默認了博士後是一級學位﹐那麼這裡還存在一個資歷的深
淺問題。那些做了一兩年的博士後且被稱作博士後﹐那些做了五年、十年的博士後
們該又往那裡擺呢﹖要不﹐如果不怕鬧國際笑話﹐中國的博士後們乾脆來點中國特
色﹕3 年博士後稱“博士后”﹐6年博士後稱“博士皇”﹐9 年博士後稱“博士帝”﹐
12 年的稱“博士太后”……
國內的博士也熱衷于聯繫到國外大學或研究機構做博士後﹐這對於博士
們開闊視野﹐提高技能﹐正確認識自己是有裨益的。但博士後們在這裡頭又可以暗
度陳倉﹐耍貍貓換太子之計。由於國內各部門和社會把博士後看得很重﹐且沒有
“博士后”與“博士皇”之分﹐那麼一位朝陽溝農學院植保專業的博士到美國哈佛
大學生物學院做幾天博士後﹐回國不就可以稱自己為“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后”了嗎﹖
這可是撿了個天大的便宜啊。
嘿嘿……
原稿登載《澳洲時報》“堪培拉夜話”專欄系列
你有什麼評論或感想嗎? 請發表==>
editor@auc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