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  

                ——堪培拉夜话之三 ¤ 乔雨


    在上期夜話欄目里,我涮了中國的“博士後”。編輯部轉來讀者的反饋,大多覺得味道不錯,讓我接着涮,但希望能下點猛料子,再辛辣一點。好,咱今兒晩上改吃四川麻辣火鍋,請你嘗嘗國家政治這個硬玩意兒,咱邊吃邊聊。

    去年(2002年)11月中共在北京城里開十六大,今年3月還要接着開十屆人大,以江澤民爲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要正式向以胡錦濤爲核心的第四代領導集體交棒。有言道“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我旣看熱鬧,也看門道, 透過門道看熱鬧。

    我發現,江總書記在位的十三年暗藏着一個“玄機”,那就是江總書記自打被鄧小平定爲第三代領導核心後,在理論和言行也是“一三得三”或擇“三”而行,且“事不過三”。

    首先,鄧公仙逝後,據説江核心要集四個職位與一身,即黨的總書記,軍委主席,國家主席和全國人大委員長,後來在謀士們的勸説下,考慮再三,把委員長一職讓給了李鵬,自己當了“三總”,即黨的總書記,國家主席(總統〕和軍委主席(軍隊總司令〕。

    江核心將在2003年辭去大部分職務,僅保留軍委主席一職,這標明其主“政”十又三年,在本世紀的第三個年頭(2003年〕“不謀其政”。

    年在美國受恐怖分子襲擊的“九一一”事件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在例行的記者會上,代表江主席對美國打擊恐怖主義活動提出了“三點看法”,這“三點看法”後來成爲外交部新聞吹風會上發言人闡述中國對打擊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的基本立場,不管是俄國的恐怖主義,還是中東的或印尼的恐怖主義。

    在北京歡慶取得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之夜,江總興奮至極,他肯定有很多的話要説,但,且慢,輪到他在中華世紀壇發言時,他的話不多不少,“我只講三句話……”。

    更値得大書特書的是江總書記的“三講”和“三個代表”(簡稱“三表”)。“三講”是指在全國縣級以上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中“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三個代表”是件“一廂情願”的事兒,説中共作爲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能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三表”搞得轟轟烈烈,不但寫進了黨章,據説在2003年的人大會議上還要載入憲法。

    從歷史上看,江核心在“三”字上是大膽創新,其“三字經”是史無前例的,因爲其它帶“三”字的詞彙在中國歷史上均被政治家、文人或老百姓提過或用過了,而且搞得名目繁多、舉不勝舉。我僅挑幾個經典的例子。如“三唱”、“三學”、“三看”、“三行”、“三陪”、“三笑”和“三哭”等來加以旁證。

    先説這“三唱”和“三學”。當年有首陝北民歌就是唱三位中共元老的。歌詞是這樣的:“一唱領袖毛主席,人民的大救星;二唱周總理,人民的好總理;三唱朱司令,人民的老英雄。”。而“三學”呢,大家都記得當年全民學習“老三篇”:一學張思德,二學白求恩,三學老愚公。

    二説這“三看”與“三行”。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劉備求賢若渴,三顧茅廬請孔明出山。孔夫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師”。王光美“三上桃峰”等等。

    再説“三陪”。“三陪”是大陸近幾年才出現的特殊服務項目,指靑春女子根據顧客的需要和付款的多少所提供的深淺不一的三項陪伴服務。這“三項”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是個定數,項目的內容是個變數,是自變量貨幣的函數,其定義域是除“陪葬”以外的任何陪伴服務(還是非連續性的不可導函數哩!),集合包括陪歌、陪酒、陪舞、陪笑、陪哭、陪吃、陪遊、陪睡等集子。由於三陪小姐服務函數的這種不可導性,公安、稅務和“三講”幹部也無奈小姐何,甚至個別“博導”敎授反而被她們“導”進了班房。

    最後説説“三笑”及“三哭”。

    明朝“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在蘇州虎丘雲岩寺偶遇當朝相府華太師的婢女秋香,秋香的莞爾一笑弄得唐伯虎神魂顛倒,遂窮追不捨,其荒誕之舉引起秋香先後三次破顔而笑;爲了接近秋香,唐伯虎賣身爲奴,並巧設關機,令華府老爺允其點秋香爲妻,終結三笑姻緣。香港影界根據這個民間傳説拍了電影,名曰“三笑”,大家可能還記得,是陳思思演的秋香,其中有歌唱道:“一笑二笑連三笑啊,唐伯虎的靈魂上九霄”。

    “三哭”在中國文化史上源遠流長。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的孔丘〖禮記】“奔喪”篇中就有“三哭”的記載:“……有賓後至者,則拜之,成踴,送賓皆如初。衆主人兄弟皆出門,出門哭止,闔門,相者吿就次。于又哭,括發,袒,成踴。于三哭,猶括發,袒,成踴。”

    國粹京劇中有〖三哭殿】和〖板橋三哭】的劇目。〖三哭殿】又有多種劇本,如豫劇和評劇等,可惜我都沒有看過。〖三哭殿】唱的似乎是唐朝宮廷的故事,其中,豫劇“下位去勸一勸貴妃娘娘”和“李世民登龍位萬民稱頌”的唱段爲廣大豫劇戲迷所喜愛。

    京劇〖板橋三哭】唱的是清朝鄭板橋在任濰縣縣令時圍繞心地善良的富商女兒汪雪梅的婚事與媚上的知府大人及朝廷所展開的一場鬥智,戲中的“三哭”是“戲哭國公”、“公堂哭情”和“駕前哭諫”。

    《某公三哭】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趙樸初先生響應毛主席的號召而創作的散曲,196521日發表在〖人民日報】上,時値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訪華。“三哭”是指赫魯曉夫“哭西尼”,“哭東尼”和“哭自己”。西尼指美國總統肯尼迪,東尼指印度總理尼赫魯,尼基塔·赫魯曉夫當然也是一尼。現將趙樸老創作的赫魯曉夫“哭自己”的《尼自哭》摘抄如下,以饗諸位涮客:

    “(哭途窮)孤好比白帝城里的劉先帝,哭老二、哭老三,如今輪到哭自己。上帝啊!俺費了多少心機,才爬上這把交椅,忍叫我一筋斗翻進陰溝里。哎喲啊咦!孤付了成百噸的黃金,一錦囊妙計。許多事兒還沒來得及:西柏林的交易、十二月的會議、太太的婦聯主席、姑爺的農業書記。實指望,賣一批,撈一批,算盤兒錯不了千分一。哪料到,光頭兒頂不住羊毫筆,土豆兒墊不滿沙鍋底,夥伴兒演出了逼宮戲。這眞是從哪兒啊説起,從哪兒啊説起!説起也希奇,接二連三出問題。四顧知心余幾個?誰知同命有三尼?一聲霹靂驚天地,蘑菇雲升起紅戈壁。俺算是休矣啊休矣!眼淚兒望着取下像的宮墻,嘶聲兒喊着新當家的老弟,咱們本是同根,何苦相煎太急?分明是招牌換記,硬説我寡人有疾。貨色兒賣的還不是舊東西?俺這里尙存一息,心有靈犀。同志們啊!努力加餐,加餐努力。指揮棒兒全靠你、你、你,耍到底,沒有我的我的主義。”

    “三哭”也和中國的朝廷政治緊密關聯。中國歷史上帝王駕嘣時,大臣們如喪考妣,都是要守陵和哭靈的。哭靈的遺風至今在台灣還保留着,如不久前國民黨元老們爲了發泄對李登輝這個賣國賊的痛恨,一起到蔣經國的陵墓去哭靈,可憐老臣們哭得一個比一個傷心,個個捶胸頓足,意思是説神明的先總統啊,您怎么被李登輝這個王八羔子愚弄了呢?

    共産黨是高尙的理想主義者,是用特殊材料鑄成的,不興哭。毛、鄧主席逝世時,將相們用三鞠躬替代,這三鞠躬,據我推測,其實就是“三哭”,是憋在心里頭的三個悶哭,否則怎么不來個“二鞠躬”和“四鞠躬”呢?當然,這三個悶哭里頭還有眞哭與假哭之分。例如在毛主席的追悼會上,“英明領袖”華國鋒心里頭是眞哭,萬惡的“四人幫”就是假哭。

    第四代胡核心上台後,有關帶“四”字的歌謡和段子在民間和網上紛紛出籠,好像要與胡核心搶注商標,爭頭功似的,如調侃領導幹部的“四講”(上午講正氣,中午講義氣,下午講手氣,晩上講力氣〕,“四不敢講”(牛市被套、小蜜被泡、贜款被盜、偉哥失效〕和“四怕”(怕小姐有病,怕情人懷孕,怕群衆寫信,怕老婆自盡〕等等。當然,胡核心也針鋒相對,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在“四”字上做新文章。

    事情是這樣的,中共十六大剛降下帷幕,胡核心就和曾慶紅一道赴河北西柏坡朝聖,重溫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並向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提“四點希望”(詳見新華社北京200312日電〕。

    胡核心是繼續舊瓶裝新酒,亦步亦趨學江核心在預先劃定的“四”字上作些新奇文章,還是跨前一步或幾步搞出點新的名堂來?胡核心還沒有被完全“扶正”,其招數雖初露端倪,但在現階段,我對其以“四”字爲題的新文章及政治命運上不能妄加推測、引經據典評説其“四點希望”的偉大貢獻,也沒有什么意思。歷史上的“四個現代化”、“四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四大自由”、“四清”等,吾輩仍是記憶猶新,我相信胡核心是不會再搞了。如果胡核心能跨前一步或幾步,搞個諸如“五個現代化”、“六項計劃”、“七個工程”及“八個硬道理”應該更是順其自然。

    這“五個現代化”最早是魏京生1979年在北京西單民主墻上提出來的,即四個現代化外加民主化,提法並不新鮮,但誰要眞的做起來,將來在中國歷史上也會留下精彩的一筆。中國政治家們也莫忌諱或害羞,中國有朝一日實現了現代化和民主化,功勞會記在你們政治家的簿子上,他魏京生只有蹲大獄的苦勞,老魏在美國手頭還攢着一大把那個年代中國流行的全國通用糧票,還等着有朝一日回北京吃三分錢一張的大油餅哩。

    “六項計劃”、“七個工程”的推測,是有感于第四代領導集體全部是上個世紀計劃經濟時代學工程出身的,其中清華大學畢業的佔大多數,他們的治國方略多少帶有那個時代工程師的線性思維特徵(這可能是有別“北大”畢業生最本質的地方〕,用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方法來處理社會和政治問題,動不動就來個什么“計劃”或“工程”。如解決高校和科技人才危機問題來個什么“星火計劃”、“863計劃”、“長江計劃”、“春暉計劃”、“千百萬工程”,針對農村兒童失學問題來個“希望工程”,還有什么“幸福工程”、“拯救母親河工程”等等。

    我對這么多耗資巨大的工程項目或計劃有點兒看法。殊不知,制度創新才是解決中國當前所面臨各種問題的根本點。歷史上,毛澤東、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都是革命家,是制度創新者,雖然他們學歷不高,更不是工程系畢業生,但他們創立了一種全新的制度,解決了他們那個時代所面臨的問題,從而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好的政治家不在學歷有多高,關鍵是否具有visioncourage,這兩個英文詞加在一起,就是中文的“膽識”。“打土豪、分田地”是要有革命家的氣慨的,搞“三自一包”也是要有勇氣的,搞政治體制改革更是要承擔風險,而“二八、五五減租減息”只是小打小鬧,蔣介石在大陸執政時搞過,所以他丢了大陸的政權,後悔莫及。

    “硬道理”是每一代領導人都要講的。第一代領導人毛主席講得很深邃,主席引用《呂氏春秋》中的“一引起綱,萬目皆張”來寓意路線問題的重要性,毛主席説“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其中,這“舉”字就包涵着“只有硬起來”和“才能舉起來”兩層意思,是遞進關係,“硬”是第一步,“舉”是第二步,兩者缺一不可,而“綱舉”和“目張”又是另外一對矛盾,“綱”和“目”是陰陽互補,對立的統一。第二代領導人鄧公的硬道理説得像白貓黑貓一樣簡單明瞭,“發展才是硬道理”。第三代領導人硬道理講得也很形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第四代領導人的“硬道理”可以講得更多一點,更具體些,比如可以從改革人大開始,把人大這塊橡皮圖章首先變硬起來,讓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在安理會按表決器時手硬一點,讓中國農民的腰桿子硬起來...

    不過,胡核心講“八個硬道理”時要特別注意,講得不好,老百姓聽得不怎么明白或聽得不耐煩了,可能會漫不經心地甩句“胡説什么”或者更難聽一點的諸如“胡説八道”之類的話,讓你哭也不是,笑也不自在,恰似朱老闆聽股民們説“中國的股市旣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是‘豬(朱〕市’!”後氣得手腳冰涼,但又抓不到人家的把柄,在會議上還強打起精神來給大家陪着笑臉。

    唉,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中國的老百姓變得不那么馴服了,開始學會駡皇上和宰相了,而且駡得比美國選民駡得更幽默,更刺激,且更有文化底藴和尺度分寸。

    嗚呼,長此以往,喬某住江湖之遠則更憂我君也!

你有什么评论或感想吗? 请发表==> editor@aucca.com


| 随笔漫谈首页 | 上一篇 | 下一篇 |


©Copyright: 中华文化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editor@aucca.com